必威体育平台-175万预算曝光!广东锁死双外援薪资,小外援或捡漏江苏弃将史密斯
印度的政策制定者们有着三个重大的能源目标:让每个印度人都用上能源,保证能源供应的安全以及在不妨碍国家经济增长的前提下限制碳排放。但政府认为重要的这些问题却未能抓住印度能源问题的要领。
保证能源的可获得性并不是简单地实现诸如全国范围内“一周7天、全天候24小时”供电等目标。印度的不同收入阶层之间、以及城市与农村居民之间在能源消费的数量和质量方面存在极大的鸿沟。印度的能源补贴政策设计亦十分不合理,而为了保证能源安全而实行的减少补贴的战略则过于粗放。此外,由于全球最大的几个排放国采取了非常有限的限排措施,在达到地球的安全极限之前,剩余的全球碳排放额度已经很少了。寻找清洁能源和替代增长模式将不可避免。
叹为观止的印度电网,很佩服这位电工的技术(图片来自网络)。
印度最应优先考虑的能源问题应修订为:满足各收入阶层民众不同的能源需求;让能源补贴能够惠及低收入人群;推动低碳工业的发展。
各收入阶层民众不同的能源需求
印度的城市居民迫切希望能够得到“一周7天、全天候24小时”的不间断供电—目前,晚间等高峰用电时期电压会出现大幅度的跌落。与此同时,有超过1/3的印度家庭,大部分是低收入群体和农村居民,并没有连入大电网。对于他们而言,每天的停电时间可能持续4-16个小时。印度收入最低群体的能源消费量只有收入最高群体的1/4。事实上,城市地区反而受到了来自农村地区的补贴,农村地区为不合格的电力服务多支付了费用。相比最富裕的印度家庭,最穷的印度家庭为每单位能源所支付的费用要高出30%。
解决不同阶层的不同能源需求的一个方法是通过电网传输更多的电能,同时使用更为清洁的一次能源。印度政府宣布了雄心勃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计划:到2022年最多将安装175GW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容量。为完成这一目标需要克服很多挑战,包括:用于决策和风险管理的资源数据的可获得性,在能源资源和基础设施方面高昂的成本,以及在整个电网内不同地区间的巨大差异。
同时,通过集中式的基础设施和系统来提供可靠电力的承诺依然没有兑现。部分原因是因为大部分电力公司面临着财务困难,2012-2013年全印度的电力公司共计亏损了190亿美元。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是发展小规模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小水电是最可能的首选能源种类。基于以上技术的非并网型电力具有网络弹性、灵活性、以及环境和健康等方面的收益。
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能够提供制热、制冷、烹饪、机械能以及电能等。在印度,有超过100万个家庭依赖非并网型太阳能发电系统来照明。如果15%的灌溉水泵能够转用太阳能,还能够增加20GW的供电能力。
全印度有超过250家公司在分布式清洁能源领域开展业务,它们的长供应链和网络均由农村企业家构成。这证明了把权力交到穷人手中能够在能源获取的理解和输送方面产生全新的变革。与此同时,快速的增长和地理上的扩散可能导致穷人获得的能源质量参差不齐且价格昂贵。更多的培训可以保证能源供应维持在高标准。
印度的分布式清洁能源是解决目前电力问题的可行方案。
面临的挑战在于平衡两类不同的投资:一是针对为数百万高收入家庭提供电力的集中式电网的投资,二是针对孤立的、电力服务水平低下的独立系统或将此类系统接入电网的投资。
合理的补贴
在印度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另一个原因是避免掉入主要依赖化石燃料来实现经济增长的陷阱。目前,印度已经有80%的石油、25%的煤炭和天然气依赖进口,对供应和价格波动的担忧日益严重。石油占全印度30%的商品进口额,给减少巨大的赤字留下了很小的财政空间。
印度政府每年进行庞大的能源补贴,其中大部分补贴并未经过详尽的情况调查(见“能源不平衡”)。例如,2013-14年政府为液化石油气(LPG)提供了总额达80亿美元的补贴。然而,不足一半的城市居民以及仅6%的农村居民专门用液化石油气来烹饪。木材等传统生物质量占据印度家庭用能的20%。政府必须让补贴更为合理,更好地针对真正需要补贴的那部分居民。设计良好的补贴计划应该是用同样数额的预算来增加现代烹饪用能源(电能、燃气)的可获得性。例如,将针对LPG的补贴从每年每户12瓶降低到9瓶能够为政府节省7.24亿美元。取消对收入最高的15%人群的补贴则可以每年节省11.8亿美元。这些节省下来的预算应该重新被用于增加农村地区更清洁的烹饪灶具和沼气,并能够在现有基础上将LPG的供应量增加至超过3000万户家庭。
“印度制造”应该造什么?
能源和气候政策与工业政策紧密相关。即便是在低碳能源路径下,到2030年,印度的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至少将是2011年的2倍。只提高能源效率—在工业、居民和商业领域—无法缓解气候变化。
虽然印度的失业率很低(低于5%),但有35%的就业人员是临时工。印度政府2014年9月开始启动的“印度制造”计划(Make in India campaign),希望能够通过工业领域的快速增长创造大量的就业。
制造业消耗了印度约1/3的一次能源供应,贡献了16%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和超过20%的直接排放。若印度实现了制造业贡献25%的GDP,排放还将继续增长。
因此,最可能在去碳化(decarbonization)取得进展的是电力行业—目前贡献了约38%的总排放量。预计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可以提供印度30%的电力需求。
金属生产、非金属矿物、化学物质和纺织品等贡献了大部分的制造业GDP,这些领域的燃料成本占总成本的9-23%,而整个工业领域的平均值大约是5%。能源效率和替代能源应该在这些领域的去碳化过程中扮演关键性的作用。例如,印度是全世界水泥工业最高效的国家之一,但仍然占了全印度总排放量的7%。预计到2050年,垃圾衍生燃料等技术进步共计可节约6亿吨煤炭、5500亿单位的电能,减排34亿吨二氧化碳。
调整工业结构同样需要:摒弃当前的能源密集型行业,向金属加工、计算机和电子制造、机电机械、先进材料、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和光电领域转型,将降低印度工业增长的能源足迹。
评论留言
暂时没有留言!